几周后的一个深夜,窗外的都市已沉入酣眠,唯有稀疏的星光与远处大厦的点点灯火,在证明着这个世界并未完全静止。
兰华的私人书房内,壁炉里的火焰正静静地燃烧着,发出轻微的“噼啪”声,将温暖的橘色光芒投射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。
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的沉静气息、高级木料的淡雅芬芳,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、属于兰华的馨香。
这里是她的避风港,是她摆脱外界喧嚣、与自己内心对话的私密空间。
她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深紫色丝绒长袍,慵懒地斜倚在靠近壁炉的一张古董单人沙发上。
长袍的下摆随着她的姿势微微敞开,露出一截线条优美、肌肤白皙的小腿。
与在实验室时严谨干练的模样不同,此刻的她,散发着一种成熟女性特有的、略带倦怠却又风情万种的魅力。
杨风坐在她对面的另一张沙发上,神情专注而平静。
他们之间隔着一张小巧的红木茶几,上面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花草茶,以及一个小巧精致的、装着几颗半透明胶囊的水晶瓶。
“兰华老师,这是我根据您上次提到的关于‘神经元适应性’的设想,对情绪感官放大剂结构进行微调后的最新样品。”杨风的声音低沉而温和,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,“理论上,它能更温和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细胞毒性。当然,具体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。”
兰华拿起茶杯,指尖的温度透过薄薄的瓷壁传来,让她感到一阵舒适。
她凝视着杨风,年轻的学生眼中闪烁着自信与期待的光芒,那份对科研的执着与才华,让她既欣赏又感到一丝莫名的触动。
“‘学术探讨’……吗?”兰华的唇边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,她放下茶杯,目光转向了那个水晶瓶,“杨风,你知道,作为一名科研人员,亲自体验未经严格临床验证的药物,是违背操作规程的。”
杨风迎向她的目光,眼神坦然而真诚:“我完全理解您的顾虑,老师。但我也相信,某些突破性的发现,往往需要打破常规的勇气。而且,正如您所说,这仅仅是‘学术探讨’的范畴,是以最小剂量,在绝对安全可控的前提下,观察其对主观感知可能产生的影响。毕竟,在动物实验中,我们已经观察到了那些……令人惊喜的‘副作用’,不是吗?”
“令人惊喜的‘副作用’……”兰华轻轻重复着这句话,眼神中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芒。
那晚,在情绪感官放大剂的作用下,实验小白鼠表现出的那种纯粹的、毫无保留的愉悦状态,以及对周围环境高度敏感的反应,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。
那是一种她久违了的,甚至可以说是从未体验过的生命活力。
她拿起水晶瓶,在手中轻轻转动着,半透明的胶囊在灯光下折射出迷离的光泽。
内心的天平在剧烈地摇摆着。
一边是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养成的严谨与克制,另一边,却是对平淡生活的厌倦,以及对未知体验的强烈渴望。
她太想知道,那种被放大的感官,那种纯粹的精神愉悦,究竟是怎样一种滋味。
“好吧,杨风。”终于,她深吸一口气,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果决,“既然是‘学术探讨’,那我们就用最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它。不过,我需要详细记录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生理指标和主观感受。”她说着,起身从书桌上取来了自己的私人笔记本和一支钢笔,动作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从容。
杨风微笑着点头:“当然,老师。您的任何感受,都将是这个项目最宝贵的财富。”他起身,为兰华倒了一杯温水。
兰华从水晶瓶中取出一粒胶囊,仔细端详了片刻,然后将它放入口中,用温水送服下去。
她重新在沙发上坐好,打开笔记本,将钢笔握在手中,准备记录下最初的感受。
时间,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。
最初的几分钟,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。
兰华以一个科学家的冷静,仔细地感知着自己的心跳、呼吸、体温,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微小的异常。
她甚至开始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服药时间:晚上11点18分。初始心率:72次/分。呼吸平稳……”
然而,这份冷静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大约在十分钟后,一种奇妙的感觉开始悄然在她体内弥漫开来。
首先是听觉。
壁炉中火焰燃烧的“噼啪”声,似乎被放大了数倍,每一个细微的炸裂都变得清晰可辨,仿佛就在耳边。
杨风那平稳的呼吸声,也如同低沉的乐章 般,在寂静的房间内回荡。
紧接着,是触觉。
沙发丝绒面料的柔软与细腻,此刻变得如此真切,仿佛能感受到每一根绒毛的轻抚。
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、混杂着书香、木香与杨风身上淡淡古龙水的气息,也变得异常馥郁和清晰,丝丝缕缕地钻入她的鼻腔,让她产生一种莫名的、醺醺然的陶醉感。
窗外的月光,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洒落进来,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。
兰华凝视着那道光,忽然觉得那月光仿佛不再是冰冷的清辉,而是有了温度,像是一条柔软的丝带,轻柔地拥抱着她,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与温暖。
她的理性,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冰块,开始迅速消融。
手中的钢笔变得沉重起来,笔记本上的字迹也开始变得模糊。
她试图集中精神,继续记录,但那些奔涌而来的、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,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。
她放弃了抵抗,或者说,她根本不想抵抗。
“感觉……怎么样,老师?”杨风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,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,每一个音节都像是带着一股奇异的魔力,轻轻敲打着她的鼓膜,让她感到一阵阵酥麻的战栗。
兰华缓缓抬起头,看向杨风。
在药物的影响下,杨风的面容似乎也变得比平时更加清晰和英俊,他深邃的眼眸中,闪烁着关切与理解的光芒,那目光仿佛能洞悉她内心最深处的秘密。
“很……奇妙。”兰华的声音有些沙哑,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慵懒与妩媚,“所有的感觉……都被放大了。像是……整个世界都变得……更加鲜活了。”
“这正是情绪感官放大剂的魅力所在,老师。”杨风微笑着,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诱惑,“它能帮助我们剥离日常的麻木,重新找回对生命最原始的感知力。您现在所感受到的,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,也是您……内心深处,最真实的渴望。”
他说的每一个字,都像是一把精准的钥匙,打开了兰华尘封已久的心门。
那些被压抑了多年的、对浪漫与激情的向往,对被理解与被珍视的渴望,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,瞬间充斥了她的整个身心。
她感到自己仿佛摆脱了沉重的现实枷锁,褪去了那层成熟稳重的外壳,重获了少女时代的轻盈与活力。
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愉悦感,让她忍不住想要欢笑,想要奔跑,想要拥抱这个焕然一新的世界。
“真实的渴望……”兰华喃喃自语,眼神中充满了迷离与向往。
她开始相信,这才是她真实的面貌,这才是她应得的快乐。
而不是那个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婚姻和刻板工作中,逐渐失去光彩的兰华教授。
就在这时,一段被深埋在记忆深处的画面,如同被施了魔法般,骤然在兰华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。
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,夕阳将天空染成了绚烂的橘红色。
年轻的她,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,与一个笑容灿烂的少年并肩坐在大学校园的湖边。
少年弹着吉他,唱着一首略带青涩却饱含深情的情歌。
那时的天空很高,风很轻,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爱情的甜蜜幻想。
那是一段刻骨铭心但最终无疾而终的恋情,充满了青春的浪漫与不羁,是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、也是情感最浓烈的时光。
情绪感官放大剂的强大作用,将这份被时光尘封的记忆,以一种无比鲜活的方式重新激活。
那份久违的悸动,那份炽热的情感,如同岩浆般在她心中翻滚。
兰华抬起湿润的眼眸,再次望向眼前的杨风。
奇妙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在药物带来的迷离幻境中,杨风年轻而英俊的面容,竟然与记忆中那个弹吉他的少年,渐渐重叠在了一起。
杨风的才华横溢,他对科研的执着,以及此刻他眼中那份深刻的理解与欣赏,都完美地填补了她现实生活中的遗憾与空虚。
她知道,这或许只是药物带来的错觉,但她却如此贪恋这种错觉。
杨风的存在,似乎让情绪感官放大剂带来的这场“解放”变得更加彻底,也更加让她难以抗拒。
她感到自己内心深处,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苏醒,那是一种比情绪感官放大剂药效本身更加强烈、更加难以名状的情感。
她伸出手,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,轻轻握住了杨风放在沙发扶手上的手。
“杨风……”她的声音轻柔得如同梦呓,带着一丝依赖与恳求,“我……我好像……看到了一些……过去的事情……”
杨风反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,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,传递过来的温度,让兰华感到一阵莫名的安心。
“没关系,老师。”杨风的声音如同最温柔的催眠曲,在她耳边低语,“尽情地去感受吧。无论是快乐,还是那些略带忧伤的回忆。它们都是你的一部分,是你之所以成为你的原因。而现在,你可以选择,以一种全新的方式,去拥抱它们,去……超越它们。”
兰华闭上了眼睛,任由那些纷繁的思绪和奔涌的情感将自己完全包裹。
她知道,从今晚开始,有些东西,将永远地改变了。
而她,心甘情愿地,迎接这场未知的、却又充满了致命诱惑的蜕变。
火焰在壁炉中跳跃得更加欢快,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,交织在一起,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