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决了心头大石,奚齐脸上的笑意忍都忍不住。
修渠挖河,这可不是小事,至少也要征调上万民夫,而且还必须是青壮劳力,没有三五年时间,显然也无法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,也就是说,这三五年内,奚齐手上等若掌握了一支上万人的势力。
不过也正因如此,主持修渠的人选,必然要忠心耿耿才行。
“这次修渠,寡人打算让荀相国负责主持,庆郑能力不错,而且又是绛都令,可以让他协助调度,成虎,你去做监工大夫,具体的修渠事务你不必管,你的责任,是替寡人管理好这些民夫,嗯,最好再挑一些信得过的人分派下去担任工头,办好此事,就是大功一件。”
奚齐在殿内踱步,思量着修渠工程上的一些细节。
这次修渠,表面上并没有触及到卿族的利益,而且还有防旱便农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,因此奚齐并不担心士大夫们会强烈反对。
而一旦促成此事,奚齐的地位将会极大巩固。
汾水、涑水流经曲沃、绛都附近,一旦有变故发生,只要发给兵甲,这上万修渠的民夫便随时都可以摇身一变,成为奚齐麾下的军队。
春秋时期,兵农合一,常备军非常少,尽管编制十万人,但基本都是发生战事了才会临时征召入伍,因此在没有发动征兵诏令的情况下,整个晋国上下二军加起来的常备兵员也不过万人左右,奚齐兵不血刃,便获得了足以与上下二军抗衡的本钱。
哪怕上下二军怀有异心,但只要奚齐不下令征兵,上下二军的编制便不会有补满的机会,借着修渠的三五年时间作为缓冲,奚齐完全可以放心经营,发展自己的嫡系班底。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如果您已经是VIP会员,但还是看到这一段,请退出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。